另一方面,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依然存在,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
要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坚持依宪立法,坚决把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贯彻到立法中,体现到各项法律法规中,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体现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我国宪法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党的领导地位,确认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在法律上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本质上把握我国宪法制定和实施最根本的目的,充分彰显了我国宪法的人民性。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习近平法治思想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高度认识宪法的重要作用,彰显了我国宪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意义。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法治与现代化内在联结、相互依存、伴生发展,为现代化提供规则指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预期,促进现代化进程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坚持宪法实施与监督制度化法规化,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坚持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坚持宪法实施、宪法解释、宪法监督系统推进,确保宪法得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
新时代,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宪法的国家根本法作用充分发挥,宪法实践更加丰富生动。我国宪法克服了一切旧宪法只代表少数人意志、为少数人利益服务的弊端,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等一系列重要原则,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双方要相互尊重对方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对方核心利益,妥善处理管控分歧。
马克龙表示,法方坚持独立自主外交,主张欧洲战略自主,反对搞对立分裂,反对搞阵营对抗。习近平强调,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关乎双方福祉,关乎全球稳定和繁荣习近平强调,要增强中欧关系的稳定性。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对欧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双方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通过对话协商聚同化异。冯德莱恩表示,欧方尊重中国历史和文化。
欧中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彼此经济高度关联,同中国脱钩不符合欧方利益,不是欧盟的战略选择,欧盟独立自主地决定对华政策。双方要加强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沟通协调,深化绿色伙伴关系,加强绿色金融、环境技术、清洁能源等领域对话和合作。习近平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愿同欧方加强在多边事务中的协调合作,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人民为自己找到的符合本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感到自豪。
中国式现代化和欧洲一体化是双方各自着眼未来作出的战略选择,双方要做彼此发展道路上可信、可靠的合作伙伴。中欧要共同维护世界稳定和繁荣,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反对脱钩断链。欧方愿同中方重启欧中经贸高层对话,推进欧中经贸关系稳定平衡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要维护开放互信的合作环境。
双方要构建稳定互信的供应链,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同欧盟全球门户战略,助力双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双方应该求同存异,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习近平强调,中国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决定立场。王毅、秦刚等参加会晤。
渲染所谓民主对抗威权、挑动新冷战,只会给世界带来分裂和对抗。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不受制于第三方。双方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推动多边机构和金融资本更多参与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探讨在非洲等地开展三方、多方合作。马克龙表示,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需要欧中双方以相互尊重和坦诚谦逊的态度加强对话交流。4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三方会晤。欧中进行坦诚和建设性的对话,保持欧中关系持续发展,对欧洲的和平稳定至关重要。
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欧双方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增进政治互信,加强对话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方愿同欧方一道,把握好中欧关系发展大方向和主基调,全面重启各层级交往,激活各领域互利合作,为中欧关系发展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注入新动力。欧方祝贺中方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赞赏中方为减少碳排放所做努力,希望同中方加强沟通协调,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乌克兰危机不是中欧之间的问题。习近平指出,中欧双方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
三位领导人就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希望欧方形成更为独立、客观的对华认知,奉行务实、积极的对华政策。双方应共同努力,不掉入脱钩断链的陷阱,开展平等互利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紧迫全球性挑战,不断深化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要相互尊重彼此发展道路。
当务之急是推动停火止战,反对火上浇油、让问题复杂化。中欧要保持双向开放,为对方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避免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安全化。
中方将继续为劝和促谈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欧方从自身根本和长远利益出发,提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思路和方案,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中方敦促各方保持冷静和理智,共同为和谈创造条件。
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方针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劝和促谈。冯德莱恩和马克龙介绍了欧方看法,表示中方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欧方赞赏中方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所做努力,期待中方发挥更加重要作用,愿同中方合作,找到劝和促谈的办法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并明确提出了具体要达到的5个方面目标。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伟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我们就一定能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紧紧锚定开展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具体达到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着力解决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6个方面的问题,才能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持续纠治四风,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我们既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又要整体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做到融会贯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把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用以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